武艺:内观与旷达

作者:漫艺术 2019年01月14日10378 次阅读


搜索公众号:漫艺术,即可快速关注!
本访谈内容同步刊发于《漫艺术》2018年第三辑


艺术家武艺



武艺,1966 年 3 月 8 日生于吉林省长春市,祖籍

天津宁河,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。





菩萨

90cm×70cm

纸本水墨

2018

读武艺新作:内观与旷达

文 _ 胡少杰

把专题的题目拿来用在武艺老师这批新作上,算得上是完美契合。而武艺老师作为这次专题的封面艺术家,这又算得上是天作之合了。

本想,如此题目,肯定是难寻相匹配之艺术家,当下现状,遍寻艺术行业,真正内外修为皆臻一定境界,又兼具才情禀赋的艺术家,着实少见。不过却也着实有幸,这个时代还存在像武艺这样“例外”的艺术家,管它外界喧嚣纷争,激荡芜杂,我自清清白白,安闲自在地画自己的画,走自己的路,不功利,不浮躁。也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在艺术中,向内,观心见性;向外,见天地众生,旷达无碍。


菩萨

90cm×70cm

纸本水墨

2018


菩萨

90cm×70cm

纸本水墨

2018


菩萨

90cm×70cm

纸本水墨

2018

那么来看武艺的这批新作。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,一是“菩萨”系列,另为仿古的山水和花卉。“菩萨”题材在武艺之前的“敦煌”系列中也多有涉及,只是相较以往,这次则更加疏朗、清淡,着色多为略施淡墨,清逸素雅,线条虽浅淡至极,但却也柔韧刚劲。这种精确分明的极工极简的摹写方式,应是承续了他之前的《先贤像传》和《西湖人物志》的笔墨志趣。而在经营如此简静素淡的笔墨意味之时,我想其心境与情志,也必然是干净的,不染纤尘的。如此一来,借由艺术得以观照自我心像,不致被愚痴妄念,蒙蔽心智,终得明心见性。澄怀方能见道,也得大自在,也必然心境旷达,无碍无挂。


白衣观音图

90cm×70cm

纸本水墨

2018



引路菩萨

90cm×70cm

纸本水墨

2018


菩萨

90cm×70cm

纸本水墨

2018


菩萨

90cm×70cm

纸本水墨

2018

再看“仿古”系列。无论是淡远云山,还是草木花卉,皆墨色疏淡,清远旷逸。即使是叠嶂重山,也去其势象,留其清隽。是以一山一石,一花一木,皆静简雅正,温润自然。仿其古意,摹其简形,虽笔墨寥落,然尽得其神。“仿古”系列与“菩萨”系列虽看似分属不同题材,方法也不尽相同,但追其内在志趣,实是一致的。如上所述,清逸朴拙,至简至善。


仿古花卉图

47cm×56cm

纸本水墨

2018


仿古瓶花图

69cm×47cm

纸本水墨

2018


花卉图

69cm×47cm

纸本水墨

2018

在当下的艺术环境中,鲜见这一类的作品。大家都在无所不用其极地创造所谓新的语言,新的图式,或者是在红着眼睛发掘所谓的“传统瑰宝”,然后嫁接成不伦不类的艺术转基因。大家都高喊着各种口号,当代的、传统的,东方的、西方的,浩荡而杂乱,浅表浮泛。没有谁会像武艺这样耐心、诚恳,以虔诚、朴素的方式对待艺术,对待传统。因为这在大多数人看来显得低效和过时。


仿古山水图

69cm×47cm

纸本水墨

2018


仿秋景山水图

69cm×47cm

纸本水墨

2018


云山图

69cm×47cm

纸本水墨

2018

然而这就是武艺。不见其招摇任何所谓的文化或者传统的幌子,只是自然而然地虔心敬畏,诚意而为,不刻意,不贪求。而这次的新作,无论是“菩萨”,还是“仿古”系列,皆愈发自在、自然、自由。

虽然我们不能断言,这是这个时代最好的绘画,但绝对是最稀有的。


仿吴道子《释迦降生图》(请横向观看)

55cm×870cm

纸本水墨

2018


武艺版面效果







更多精彩内容,请关注《漫艺术》“内观与旷达”专刊!

合作或投稿

请发邮件至:maanart@163.com